面對2大疫情肆虐,拜登政府又缺錢了?

  近日,美國參議院民主黨人提出了一項高達2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00億元)的緊急補充資金議案,以應對新冠病毒以及其他新出現的疫情。多位醫學專家警告稱,如果美國國會缺乏資金支持,未來幾個月將有多達1億美國人或將被感染或再次感染。

  當前,在新冠與猴痘疫情疊加之下,美國的抗疫形勢頗為嚴峻。首先是,美國的猴痘疫情正在迅速擴散,已成為全球猴痘病例最多的國家,紐約州、舊金山市相繼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另外,新冠疫情再度反撲,過去一個星期,美國日均新冠確診病例接近13萬例,美國多個主要城市的發病率大幅上升,在紐約州,疫情造成住院率飆升。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有大動作。據日本《東京新聞》網站30日報道稱,在日前召開的臨時內閣會議上,日本政府決定,防衛費將作為特例,將不設上限。分析人士指出,此舉或將使得,日本2023年度防衛費大幅增加,增幅或將超過100%,或將成為世界上第三大軍費支出國家。

  迫在眉睫!1400億緊急資金

  面對兩大疫情的威脅,拜登政府已經開始緊張籌措資金。

  近日,美國參議院民主黨人提出了一項高達2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00億元)的緊急補充資金議案,以應對新冠病毒以及其他新出現的疫情,包括已經出現的猴痘,希望加強測試、治療和疫苗,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公共衛生威脅。

  據悉,該項議案中的210億美元中有50億美元將被用作緊急資金以在全球應對新冠病毒。

  另外,該法案通過公共衛生和社會服務應急基金提供160億美元的應急資金,包括:

  向生物醫學高級研究發展局撥款90億美元,用於針對新冠病毒的醫學對策的高級研發、製造、生產、採購和分銷,包括疫苗、療法、測試、診斷以及醫療產品和用品;

  62.5億美元的靈活資金,允許衛生與公眾服務部購買和分發疫苗、治療劑和診斷劑,以確保在出現新的變種或感染激增時有足夠的供應來滿足需求;

  7.5億美元用於針對新冠病毒株的疫苗研究和臨床試驗,並支持國內製造能力。

  其實,面對傳播速度更快、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奧密克戎BA.5的感染潮,以及猴痘病毒的全美傳播,美國的科學家、醫療專業人士和全球衛生專家不斷發出警告,如果沒有額外的資金支持,美國將很難應對今年秋冬季新冠肺炎感染潮,住院和潛在死亡的預期激增,未來幾個月將有多達1億美國人或將被感染或再次感染。

  據紐約時報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拜登政府正計劃購買更新過的新冠疫苗“加強針”,並將在今年9月向美國公眾提供。

  報道稱,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以32億美元的價格,提前預訂了1.05億劑輝瑞的更新版疫苗,或將在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另外,美國政府表示,同意以17.4億美元購買6600萬劑莫德納新冠疫苗,該疫苗針對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BA.4、BA.5作出更新,用於秋季和冬季的加強針接種。

  因此,法案中提供的緊急資金將使拜登政府能夠為預期的秋季高峰採購必要的檢測、治療和疫苗。

  兩大疫情肆虐

  當前,在新冠與猴痘疫情疊加之下,美國的抗疫形勢頗為嚴峻。

  首先是,美國的猴痘疫情正在迅速擴散。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已知猴痘病例最多的國家。截至當地時間29日,全美累計報告猴痘確診病例5189例,其中,紐約州確診病例最多,達1345例,超過全美確診病例總數的四分之一。

  為應對猴痘疫情,紐約州、舊金山市相繼宣佈猴痘疫情為“公共衛生緊急情況”。另外,美國疾控中心計劃將迅速傳播的猴痘列為“全國通報疾病”。

  美國白宮首席醫療顧問安東尼·福奇博士警告稱,猴痘對包括孕婦和兒童在內的群體構成“嚴重風險”。

  據新華社消息,隨著猴痘疫情在歐美地區擴散,一些國家開始大量採購猴痘疫苗。其中,美國購買量最大,已經向巴伐利亞北歐公司訂購了1300萬劑猴痘疫苗,其中140萬劑已交付。

  另外,美國的新冠疫情也再度反撲。據美國市場觀察網站的數據顯示,由於BA.5變異株肆虐,過去一個星期,美國的日均新冠確診病例接近13萬例,是自2月以來日均確診數的最大增幅,由於數據尚未收集全面,美國實際確診病例可能會更高。

  其中,奧密克戎變異株BA.5所致病例已經占全美確診病例總數的81.9%,而5月初這一比例僅為0.4%。而BA.5變異株是迄今為止最具傳播性的變異毒株,且能突破新冠疫苗的防護。

  據央視新聞,美國多個主要城市的發病率大幅上升。在紐約州,疫情造成住院率飆升,6月以來,紐約州的新冠患者住院率飆升了50%,已有近2800名新冠患者住院接受治療。同期,紐約市的新冠住院患者數量增長了70%,紐約市五個行政區重症監護病室的新冠患者數量也增長了近2倍。

  日本的大動作

  據日本《東京新聞》網站30日報道稱,在日前召開的臨時內閣會議上,日本政府通過了各省廳向財務省提交2023財年初始預算要求時的基本方針。會議決定,防衛費將作為特例,不設上限,在年底的“預算制定過程中進行探討”。

  報道稱,日本2023年度防衛費可能會大幅增加,增幅可能將超過100%。據日本財務省介紹,這是首次對防衛費破例處理。因俄烏衝突等情況,自民黨向政府提議,在五年內將防衛費在國內生產總值 (GDP) 中所占比例由1%左右提高到2%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二戰後,作為戰敗國,日本年度防衛費在GDP的占比一直未超過1%,被視為日本奉行和平主義的關鍵指標,也是日本歷屆政府在防衛政策上設定的“紅線”。

  但這一上限即將被打破。岸田文雄內閣已經在編列2023年財政預算時,已經不再受限於慣例,計劃取消防衛預算上限,並擬將在5年內,將防衛費提高至GDP的2%以上。

  如果以2021年日本4.94萬億美元的GDP計算,此舉將使得日本的防衛費增加至98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663億元),或將成為世界上第三大軍費支出國家。

  報道稱,岸田文雄在臨時內閣會議前的經濟財政咨詢會議上表示,這將為從根本上強化防衛力等重要課題鋪平道路,將在新財政預算中大膽採取重視支出的方針,制定有張有弛的預算。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不斷通過渲染周邊地區緊張局勢增加軍費預算,一方面旨在強化日美同盟,另一方面也在用行動不斷挑戰日本和平憲法的邊際。

  據悉,增加的防衛費將用於發展自衛隊進攻作戰能力。岸田文雄曾表示,計劃將“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寫入《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作為日本今後防衛能力建設的戰略導向。

  據日本媒體報道稱,此次預算倍增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採購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中程導彈,以期儘快形成先發制人打擊能力。此外,日本高度重視無人機的作戰價值,除加大引進美製“全球鷹”無人機、“死神”無人機外,還不斷加大國產無人機研發力度。